美國貿易代表(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對中國制造的船舶征收港口停靠費的潛在影響,是周二亞洲海事展(Sea Asia)會議上的一個主要話題。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提案旨在懲罰美國政府認為中國對其造船業的不公平支持,并幫助刺激美國造船業的復蘇。然而,鑒于中國如今在全球造船業占據主導地位,港口費對中國制造的船舶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在亞洲海洋全球論壇上,SSY全球研究主管Roar Adland指出,中國船廠占全球新造船訂單的59%,而美國船廠僅占0.2%。
服務費將涵蓋中國服務提供商、船舶運營商和船東根據其船隊中中國制造船舶的百分比按比例收取的費用,以及那些在中國船廠訂購船舶并將在未來24個月內交付的公司的費用。
正如Adland告訴聽眾的那樣,每次停靠港口的費用細節仍然非常模糊,但可能在50萬美元到350萬美元之間。
SSY試圖根據該行業在美國貿易中的份額,以及可以覆蓋該行業的現有非中國制造船隊,量化哪些行業受影響最大,哪些行業受影響最小。這些區域由綠色、琥珀色、紅色交通信號燈系統劃分。
唯一的綠色行業是好望角型散貨船,其中只有2%的船隊服務于美國市場。
琥珀色部分將是巴拿馬型和靈便型散貨船、蘇伊士型油輪和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對于這些行業,Adland建議業主可以將中國建造的資產轉移到另一個法律實體,或者他們可以出售一些中國建造的資產。
面臨紅燈的行業是超大型油輪(vlcc)、阿芙拉型油輪(Aframax)、MR清潔成品油油輪(MR clean product tanker)、超重型散貨船(superamax)和集裝箱船,如果美國的貿易量超過剩余非中國建造的船隊所能覆蓋的范圍。
雖然幾乎所有集裝箱船都會受到影響,但Adland指出,大型集裝箱船受到的影響不會像其他行業那么大。如果一艘船在單次停靠中卸下5,000 teu,則港口停靠的額外費用為200萬美元,這相當于每teu約400美元,他認為就吸收這種增加的能力而言,這是在整個貿易的波動范圍內。
相比之下,對于一艘載貨5萬噸的超大型散貨船,200萬美元的額外港口費將使每噸貨物增加40美元,這是運費的兩倍或三倍。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擬議收費的聽證會將于本周周一和周三舉行,因此結果尚未可知。
然而,在隨后的造船小組會議上,海事戰略國際(MSI)董事總經理亞當·肯特(Adam Kent)表示:“我認為水平會降低,但它會導致人們改變停靠美國港口的船只,如果可以的話,這對航運造成的影響是在市場上引入更多的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