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ksons最新的集裝箱航運報告稱,一旦紅海中斷消退,疲軟的“潛在”供需基本面將成為現實。
據估計,今年集裝箱船的船隊增長率為9%,超過了約4%的需求增長率。
2024年下半年,假設紅海危機已經解決,2019冠狀病毒病引發的繁榮之后的挑戰可能會再次抬頭。
克拉克森說:“情況是多變的,但目前看來短期內不太可能解決問題,如果情況有所緩解,混亂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消失;根據我們目前的“基本情況”預測,2024年上半年的中斷將導致2024年全年TEU-mile貿易增長約6%)。顯然,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提振’將集中在上半年,一旦中斷結束,需求趨勢預計將‘正常化’,盡管更長的改道期將產生更大的影響。”
這家全球最大的船舶經紀公司指出,為了應對因繞過好望角的航行時間延長而導致的噸位短缺,運營商一直在以更高的速度運行船只。3月下旬的平均操作速度為14節,比2023年的平均速度提高了1%。
2月份,18艘145,0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交付,使今年迄今交付的集裝箱船達到67艘,449,000標準箱,創下了運力交付的紀錄。目前預計2024年的交付量將達到270萬標準箱,創歷史新高,而2025年和2026年的交付量將達到200萬標準箱,均是2019-2022年平均水平的兩倍。
如果紅海危機逐漸消退,2025年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盡管船只拆除的可能性更大,但船隊預計將增長5%以上。
然而,更嚴格的環境法規意味著,一旦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行,運營商將不得不恢復慢速航行。供需差距也可能縮小,因為預計2025年需求增長將達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