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新船在首航前連續數月被迫閑置絕不是一個好兆頭,對于過去15個月財富暴跌的集裝箱貿易來說,這是現在的現實。
這艘長399.9,載重24346 teu的巨型MSC Micol號原定于下個月從上海到歐洲的首航,由中國揚子江造船公司交付,這是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在未來幾年創紀錄的150萬teu訂單的一部分。
Alphaliner現在報道稱,該船將于1月4日出發,這是MSC及其聯盟伙伴馬士基(Maersk)最近公布的29次主要東西航線空白航行的一部分,這是全球班輪公司宣布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舉措,旨在阻止運價暴跌,因為新運力的大量注入一直持續到2026年。
MSC Micol目前正在進行海試,其所有者可能會在1月初正式交付,并宣布2024年的建造日期。
Alphaliner在其最新的周報中警告稱:“由于各種規模的新造船能力不斷注入,產能過剩情況不斷惡化。”該公司補充稱:“航運公司一直在試圖通過關閉服務、縮小船隊規模、減速航行和空白航行來解決這些問題,但這還不夠。”
集裝箱航運咨詢公司Linerlytica的分析師本周辯稱,整個9月份運價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跨太平洋航運公司甚至在10月黃金周假期之前就已經取消了旺季附加費。
Linerlytica的專家在他們的每周通訊中表示:“在沒有具體的服務撤回的情況下,推遲從9月底開始取消航班的嘗試對解決不平衡問題幾乎沒有幫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悲觀。運費平臺Xeneta的首席航運分析師彼得•桑德(Peter Sand)今天表示,空白航行策略已被證明在支撐運費方面是有效的。
根據Xeneta的數據,在經歷了一年的海運運費暴跌之后,承運人似乎已經扭轉了關鍵的中國至美國西海岸貿易的趨勢,自6月底以來,現貨運費上漲了73%。
Sand稱,"運力管理是控制運價的關鍵,面對需求疲軟和船舶過剩,航運公司顯然必須采取措施。"“我們看到的是,該行業采取了一些非常大膽、團結一致的行動,似乎正在成功地扭轉局面。”
桑德接著表示,近幾個月來,航運公司已經成功地“智勝”了托運人。
大多數分析師都認同今年令人失望的旅游旺季的性質。
“需求減弱將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今年短暫而相對溫和的峰值已經過去,”機票預訂平臺Freightos的研究主管猶大•萊文(Judah Levine)評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