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集裝箱貿易統計(CTS)的數據,2025年1月全球集裝箱貨運量保持強勁,達到154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8%。
CTS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球TEU*Miles(經海里距離調整后)同比增長8.1%,表明船舶運力利用率更高。此外,2025年1月的集裝箱運力同比增長12.9%。
雖然2024年TEU*Miles的增長超過了20%,但這主要是由于紅海危機導致集裝箱服務從蘇伊士運河轉向非洲航線,而不是集裝箱需求的激增。2025年1月是第一個與非洲航線進行直接同比比較的月份,8.1%的同比增長更準確地反映了經過距離調整后的真實集裝箱需求。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新年(CNY)的時間仍可能影響1月份的數據,因此應謹慎解讀。
“來源:Sea-Intelligence.com, Sunday Spotlight,第705期”
市場強度的另一個指標是利用率。根據CNY時間(通常會導致需求下降)進行調整,利用率提供了更清晰的圖景。
在亞洲-歐洲航線上,利用率在2025年1月下降,這是不尋常的,因為這通常發生在春節之后。這或許可以解釋這條貿易通道的即期匯率早前下跌的原因。在亞洲-北美航線上,1月份的利用率有所提高,現貨匯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穩定,這表明亞洲-歐洲現貨匯率的下降可能與該航線上較低的利用率有關。
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艾倫•墨菲表示:“然而,在歐洲和北美,1月份的利用率急劇下降,但奇怪的是,現貨價格沒有大幅下降——至少現在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