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獲悉,2022年,廣東省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1.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占同期廣東省進出口總值的13.8%。其中出口5579.7億元,同比增長14.1%,進口5853.57億元,同比增長12.4%。
從1991年廣東第一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福田保稅區獲批以來,截至目前,廣東已有16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其中綜合保稅區11個。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工作處處長黃祖活介紹,綜合保稅區業務從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到融資租賃、檢測維修、銷售服務等,吸引了一大批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拉動力強的企業入駐,區內多元化發展、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作為廣東第一個開展飛機融資租賃實貨監管的綜保區,廣州白云綜保區2022年在廣州海關大力支持下,應用“異地委托監管”,為企業節省調機成本20萬元每趟次,飛機落地至驗放用時壓縮至1小時內。
深圳鹽田綜合保稅區2022年進出口值突破千億元。
在綜保區保稅維修模式下,企業可進一步擴大維修范圍,且同時享受到多項進出口流程簡化及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節約成本優勢明顯。其中,福田保稅區充分利用直接對接香港的優勢,吸引了蘋果、中興、聯想等品牌的維修業務落地,2022年進口修理品貨值7.63億元。
黃埔海關結合東莞手機生產制造特色,依托虎門綜保區,解決莞產手機境外售后保修難題。某品牌手機維修關務負責人王磊說:“入區后,境外售后保修不再受制于進出口管理、維修站點資質地域政策等因素限制,完善的售后服務進一步促成了生產訂單,形成了良性循環。”數據顯示,2022年虎門港綜保區保稅維修手機30407臺,進出區貨值1.4億元。廣東綜保區分撥集拼業務較為成熟。
據介紹,目前廣東省內綜保區分撥集拼業務較為成熟,2022年,綜保區內保稅物流進出口超5000億元。以廣州南沙區為例,依托南沙綜保區強大的全球分撥集拼功能,南沙區現已形成全球優品、塑料粒、汽車、美酒美食、生物醫藥、跨境電商樞紐基地、保稅散貨集拼基地等國際分撥業務產業集群。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