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于哥本哈根的海洋情報公司(sea intelligence)的最新分析顯示,疫情期間由需求引領、推動集裝箱航運實現創紀錄收益的激增,如今已成為過去。
sea intelligence對新冠肺炎時代的供需情況進行了統計,其結論印證了越來越多的共識,即運量正在下滑,只有港口擁堵等供應鏈混亂有助于支撐運費。
根據sea intelligence的數據,從2020年11月到2022年1月,全球需求始終比產能高出10%。
然而,這一差距一直在縮小,6月份的最新數據顯示,與大流行前的水平相比,差距已縮小至2%。
“總而言之,數據顯示,2021年運費的極端飆升確實是由全球需求突然超過產能的情況推動的——但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主要是由產能不足造成的影響,”sea intelligence在其最新的每周報告中指出。
sea intelligence表示,最近的正常化趨勢主要是由于船期可靠性和船只延誤的逐步改善,并預測供需平衡將繼續下降,運費將面臨越來越大的下行壓力。
匯豐銀行(HSBC)今天發布的一份新的集裝箱航運報告指出:“在缺乏旺季需求的情況下,現貨運價繼續上漲。”報告指出,截至目前,作為季節性強勁季度的第三季度,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環比平均下降了8%,而中國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環比僅上升了1%。
貨運代理公司CH Robinson在其8月份的市場更新報告中警告稱,由于美國和歐洲的通脹和庫存積壓,進口需求正在下降,盡管擁堵仍在持續,歐洲的勞工罷工破壞了港口生產率。
德魯里的世界集裝箱綜合指數上周下跌3%,至每弗6,223.82美元。這一數字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35%,但仍比5年平均水平3631美元高出71%。
然而,高合約率已遠遠彌補了現貨市場的下跌,人們普遍預計,班輪公司今年的收益將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