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上海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狀態,港口運營似乎正在接近正常水平。不過有分析師擔心,這可能會對全球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北美和歐洲的港口可能會受到新的吞吐量激增的挑戰。
“港口的擁堵情況幾乎恢復正常,”VesselsValue 在對截至 6 月 1 日的港口表現進行分析時表示,這是上海放寬限制的第一天。據他們的分析師稱,與 4 月底的峰值相比,集裝箱船、油輪和散貨船的等待時間減少了一半以上。 “在報道的 Omicron 案件高峰期,4 月下旬平均等待時間延長至 66 小時,”VesselsValue 寫道。 “等待時間現在已縮短到 28 小時,僅比過去三年中每年這個時候看到的范圍的上限多一個小時。”
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在為期兩個月的封鎖期間港口的吞吐量減少。中國官員上周報告稱,通常每月處理近 400 萬標準箱的上海,5 月份的吞吐量剛剛超過 340 萬標準箱。海事 AI 數據情報公司 Windward 在其數據中強調,與 2021 年 5 月相比,5 月集裝箱船停靠上海的港口數量從 2022 年 5 月的 1,263 次降至 1,062 次,下降了 16%。此外,根據船舶快照6 月 5 日,在上海外等候,Windward 報道“上海地區的擁堵程度要低得多(與寧波相比),鑒于部分重新開放的相對較新的發展,這并不奇怪。”
盡管船舶數量有所下降,但 VesselsValue 報告稱,專門針對集裝箱船的等待時間仍略高于歷史水平。 “集裝箱船的平均等待時間在 4 月下旬達到峰值 69 小時,現在已降至 31 小時,仍比過去三年中一年中該時間段的上限長約 4 小時。”根據 VesselsValue 的數據,油輪的擁堵已回到正常范圍內,而散貨船的擁堵則低于一年中這個時候的歷史平均水平。
放寬限制似乎也對卡車的可用性和將集裝箱運送到港口的能力產生了積極影響。駐上海的彭博記者表示,進入該市的交通正在改善,并逐漸減少卡車運輸短缺,這意味著重新開工的工廠將能夠將出口貨物運往港口。
“假設貨運能力恢復正常,我們預計 6 月份的擁堵情況將顯著加劇,因為工廠缺乏原材料,并且需要將大量空集裝箱插入上海地區的供應鏈以應對進一步增長的需求隨著旺季的到來,”Windward 預測道。
盡管擔心可能產生鞭打效應,但 VesselsValue 得出的結論是,“有許多令人鼓舞的正常化跡象”。這對于一直焦急地關注封鎖并等待貨物從上海發貨的托運人來說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