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CO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集裝箱運輸量與2019年相比僅下降了1.2%,遠超先前的預期。其中,前6個月箱量下降6.8%,而下半年箱量大幅回升,較2019年增長4.2%。
遠東到北美航線的增量最大,2020年下半年該航線的箱量比上半年增加了360萬TEU,比2019年下半年增加了210萬TEU,使全年實現正增長(+140萬TEU)。在三大主要航線中,遠東至北美是全年唯一實現箱量增長的航線。
遠東到歐洲航線2020年上半年下降了110萬TEU,下半年僅增加了20萬TEU,該航線全年箱量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5.2%。而亞洲區域航線上半年箱量下降了4.0%,下半年僅增長2.2%。
運量上升推動運價上漲。近幾個月來,雖然跨太平洋航線即期運價的上升勢頭已經停止,但由于需求仍然強勁,運價維持高位。
需求的激增不僅體現在即期市場上,也反映在租船費率上。自2020年6月以來,租船費率出現V型復蘇,所有集裝箱船型的費率都遠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目前,1700 TEU支線船6至12個月合同租費為13700美元/天,3500 TEU船型為23000美元/天,8500 TEU船型為42000美元/天。面對高企的租船費率,承運人仍在設法獲取更多運力,確保船期。
對運力的高需求意味著2020年拆船量大幅下降,全年共報廢運力188800 TEU。2020年第四季度只有7448 TEU的運力報廢,且全部來自支線船,比2019年同期下降70.9%。
與此同時,新船訂單量有所回升,共訂造了65艘新船、總計751057 TEU。2020年集裝箱船隊運力增長了2.9%,新增857616 TEU。
BIMCO首席航運分析師Peter Sand認為,近幾個月來的運價上漲并不代表集裝箱航運市場基本面好轉。
從長遠來看,行業將不得不面對疫情前市場的運力過剩問題,而最近幾個月新訂單的出現將使這種情況更加嚴重。不過即便如此,BIMCO預計2021年集運市場仍好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