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流巴巴了解,中東地區重磅新聞接二連三地向世界刷存在感,恐怕有一天也會有港口新聞登上頭條。
伊朗解禁在即,但諸多線索顯示,現在德黑蘭與沙特阿拉伯的關系比往日緊張。今年早些時候,也門港口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了兩國的對峙,這些事件的背后,都是因為敘利亞、伊朗、利比亞的沖突。
對海灣國家有著資深研究的調查員Theodore Karasik告訴IHS,目前沒有在港口發生真正沖突,這證明安全環境還過得去。
雖然各成員過會采取不同的態度,但是伊朗重回區域貿易系統無疑是近一兩年的發展重點。
以下是對Karasik對伊朗回歸問題的一些看法:“重回貿易區會讓伊朗與區域合作伙伴間貿易量增長,事實上貿易目前已經增加了。伊朗貨物貿易和伊朗加入海灣合作委員會才是關鍵,這將改變海上供應鏈。當然海灣國家可能視伊朗港口為潛在威脅,海灣國家關注港口安全,不僅因為海上貿易受海上運輸影響,也因為未來海灣國家和伊朗非常有可能會在海運邊界、港口許可、運輸保險及貨物檢查方面關系緊張。”
霍爾木茲海峽兩側港口將受到重要部署。伊朗認為這些部署對進出口貨物至關重要,伊朗南部港口,如阿巴斯港和恰巴哈港,會經過重點改造以達到國際標準。目前,迪拜環球港務集團正在與德黑蘭方面商議港口改造工作。
近日,跟據BIMCO說法,美國財政部境外資產管控部門正在追查非法經營及雙船旗船,一旦發現將處以罰款。對此,Karasik表示,監督管理機構經常針對國際供應鏈運輸標準提出自己的要求。每個港口對貨物的監管也不相同,有針對在海灣國家和中東北非地區貨物檢查的大量成功案例,當然也有失敗個案。吉達港早就以監管混亂名聲在外了。
港口安全是一個灰色地帶,有時還不夠徹底。海灣港口都在他們自己國家或省授權下負責貿易事物,但國家有關部門負責港口安全。
Karasik還提到了“伊斯蘭國武裝(IS)”。“在我看來,基地組織及其特權會破壞航運,我們需要考慮如果IS有自己一片土地作為經濟實體,那么IS就需要有航運,這是經濟模型的一部分。IS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國家。通過擴張土地以儲藏經濟潛力。IS的戰略是否包括航運,或者是否正計劃去攻擊某些海上港口,以摧毀與他們敵對勢力的海上能力?我認為這是一件我們需要考慮的事情”,他說。
Karasik認為,當地區安全涉及到航運等與海上供應鏈相關,該地區安全將更加嚴峻。許多正在經歷暴力轉變的國家將繼續在這些暴力路徑上繼續下去。他說,那些支持這一行為的國家也無法逃避港口安全問題,他們可能就會是下一個靶子。由于國家或政府的無作為,從現在至2020年,將會有一些反社會,反供應鏈的組織出現,他們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這些組織會掠奪自認為是屬于他們的東西,這相當危險。現在已經出現了犯罪行為,也不免人們議論,也許有一天恐怖分子會攻占碼頭,并將碼頭作為恐怖主義國家的中轉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