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作為工程奇跡和全球貿易的重要動脈,再次成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中心。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要要求將運河交還美國控制權,理由是對其管理和對美國的戰略重要性的擔憂。
特朗普在其“真相社交”平臺上的評論突顯了人們對運河運營及其對美國國家安全重要性的日益不安。特朗普表示:“由于巴拿馬運河在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它被認為是美國重要的國家資產。”
巴拿馬運河對于供應鏈極其重要,全球 6% 的海上貿易通過其船閘。
美國每年約40%的集裝箱運輸通過該運河,而美國也是巴拿馬運河的最大用戶。 2021年,通過該運河的所有船舶中,超過73%是往返于美國港口。
這條運河最初于 1914 年在美國主導的大規模建設工程中開通,并于 1999 年根據托里霍斯-卡特條約移交給巴拿馬控制。這些條約是在卡特政府期間談判達成的,長期以來一直是一些美國政界人士爭論的焦點,他們認為這一轉移是一個戰略錯誤。
這一巨大比例凸顯了運河在減少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運輸時間、從而提高美國貿易效率和競爭力方面的關鍵作用。這種依賴性凸顯了為什么任何干擾或控制權轉移都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對于依賴及時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航線的行業。
特朗普的言論不僅僅只是批評權力移交;他現在威脅說,如果不遵守某些原則,他將要求完全控制運河。他表示:“如果這種慷慨的捐贈姿態的道德和法律原則沒有得到遵守,那么我們將要求毫無疑問地將巴拿馬運河全部歸還給我們。”他的擔憂似乎圍繞著對美國利益的不公平對待,特別是對美國航運收取的高額費用。
然而,這個問題不僅僅與經濟有關。特朗普的言論還反映出人們對中國不斷擴大的地區影響力的更廣泛的焦慮。自巴拿馬于2017年在外交上承認中國而不是臺灣以來,北京加強了經濟接觸,包括對運河附近的基礎設施項目進行大量投資。
美國南方司令部對這些中國投資表示擔憂,勞拉·理查森將軍向參議院小組強調,這些投資對美國利益構成了潛在威脅。中國通過和記港口公司(一家與北京關系密切的香港公司)對運河兩端港口的控制加劇了這些擔憂。這種控制權使中國對對運河效率至關重要的物流運作具有重大影響力。
這種影響引發了人們對運河中立性的質疑,中立條約本應維持運河的中立性,確保所有國家平等進入運河。中國的參與,包括對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港口的管理,可能會影響甚至操縱運河運營,給嚴重依賴這條航線的美國商業帶來風險。
此外,人們還擔心中國可能會在運河基礎設施中嵌入監視技術,這些技術可用于監視美國海軍和商業活動。這種間諜活動的潛力放大了戰略風險,因為它可以為中國提供有關美國后勤和軍事行動的重要見解。
特朗普收回運河的要求可能會遇到重大的法律和外交障礙。 《中立條約》沒有結束日期,它要求美國尊重運河的中立性,任何強行控制運河的舉動都將被視為違反國際法,損害美國在拉丁美洲的關系。
自接管以來,巴拿馬有效地管理了這條運河,甚至于 2016 年對其進行了擴建,以容納更大的船只,使其容量增加了一倍。盡管如此,特朗普的聲明強調了運河對美國利益的持久戰略價值,強調需要保持警惕,以保持這條重要海上航線的安全和可靠通道。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發展,巴拿馬運河仍將是美國外交政策的焦點,需要在維護美國利益和尊重巴拿馬主權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這些動態的相互作用將繼續影響全球貿易路線、供應鏈穩定性以及該地區的國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