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恢復運營緩解了行業擁堵擔憂,亞洲主要航線的集裝箱即期運費本周繼續下跌。
盡管如此,ILA 成員為期三天的停泊使該地區多達 70 艘船只陷入困境,不可避免地造成積壓,需要時間來清理——估計從“幾天”到“兩到三周”不等,盡管看起來似乎如此。很明顯,這不太可能對利率產生影響。
“在罷工之前,兩岸的海運運費一直在下降,在關閉期間繼續下降,運費比 7 月份達到的高點低了 30% 以上,而且現在罷工結束后應該會繼續下降, Freightos 首席分析師 Judah Levine 表示
“由于預計罷工會造成服務中斷,海運承運商已宣布收取每 40 英尺 1,000 美元至 4,500 美元不等的附加費。
“但由于其中大部分只會在 10 月中旬或晚些時候生效,因此尚未影響即期費率,運營商現已暫停這些新收費。
“隨著罷工結束和旺季需求基本過去,集裝箱運價應會因旺季和農歷新年之間的季節性貨量平靜而繼續放緩,盡管罷工造成的東海岸擁堵可能會減緩下降的速度,而運營康復,”他解釋道。
根據德魯里世界集裝箱指數(WCI),上海-紐約航線的即期運價周環比下跌 3%,至每 40 英尺 5,761 美元,而上海-洛杉磯航線的即期運價周環比下跌 5%,至每 40 英尺 5,071 美元。
Xeneta XSI 跨太平洋航線同樣下跌 2.5%,至每 40 英尺 5,489 美元。
然而,隨著需求減弱,航運公司也開始增加主要東西向航線的停飛航班數量,以避免美國東海岸進一步加劇擁堵。
今天,MSC 宣布 2M 航線上將取消 4 個亞洲至美國東海岸航線,并告訴客戶:“由于美國東海岸港口持續擁堵,我們被迫在亞洲至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航線上取消 4 個航線。
“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港口運營,導致貨物裝卸時間延誤以及港口等待的船只增多。這種延誤嚴重影響了下列船舶及時返回亞洲恢復輪班的能力,”該承運人表示。
德魯里銀行每周航行跟蹤報告稱,10月14日至11月17日期間,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和亞歐航線有69個航班被取消,“在總共693個預定航班中,取消率為10%”。
它補充說:“在此期間,58%的停航將發生在跨太平洋東行貿易上,26%發生在亞歐貿易上,16%發生在跨大西洋西行貿易上。”
亞洲-歐洲航線運價也連續一周出現個位數下跌,其中 WCI 上海-鹿特丹航線下跌 6%,至每 40 英尺 3,591 美元,而上海-熱那亞航線則下跌 2%,至每 40 英尺 3,784 美元
跨大西洋航線保持相對穩定,WCI 鹿特丹-紐約航線較前一周上漲 1%,至每 40 英尺 2,083 美元,而 XSI 跨大西洋航線則上漲 6%,至每 40 英尺 3,018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