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亞洲以外的海運運費大幅攀升,北美西海岸的最新日運費已達8200美元/FEU,東海岸的日運費為9300美元/FEU,北歐的日運費為8600美元/FEU,地中海的日運費為7900美元/FEU。
旺季需求與紅海驅(qū)動的運力限制和擁堵相一致,目前已推動亞洲-北美西海岸現(xiàn)貨運價比2月份的峰值高出60%,北歐現(xiàn)貨運價比1月份的高點高出80%。與此同時,盡管在危機初期大幅上漲,但跨大西洋的運費在今年大部分時間都保持在1800美元/FEU左右。
轉(zhuǎn)運的增加導致亞洲內(nèi)部和亞洲/南亞-中東的運量攀升,擁堵和運力轉(zhuǎn)移到其他航線也導致這些航線的運費上漲。
5月份亞洲內(nèi)部貨運量同比增長14%,貨運站數(shù)據(jù)顯示,從中國到印度的運費目前已飆升至約4,000至5,000美元/FEU,而一年前約為1,500至2,000美元/FEU。運力轉(zhuǎn)移到紅海航線和跨太平洋航線——這些航線的運價非常高,對航運公司很有吸引力——也影響了前往中東的船舶供應。
新加坡港(Port of Singapore)的擁堵程度——自5月以來運力緊張的一個重要因素——持續(xù)緩解,船舶等待可用泊位的時間從5月底的一周多降至2.5天左右。延誤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船只普遍遲到,港口正在啟用額外的新泊位,以幫助進一步縮短等待時間。
在北美,颶風貝麗爾星期天關閉了許多墨西哥灣沿岸港口,休斯頓港預計至少要關閉到星期二。溫哥華當?shù)氐腎LWU港口工人工會分會宣布周一舉行罷工,作為與當?shù)馗劭谶\營商持續(xù)爭議的一部分,但加拿大工業(yè)關系委員會裁定罷工是非法的。預計委員會將很快發(fā)布一項裁決,允許鐵路工人工會進行罷工,罷工可能在宣布委員會決定后的72小時內(nèi)進行。
在航空貨運量方面,6月份全球貨運量同比增長13%,第二季度亞洲航空貨運量同比增長18%,而第一季度增長20%主要歸功于電子商務貨運量。中國以外地區(qū)的航空貨運指數(shù)仍高于正常的淡季水平,但上周北美航線下降7%,至5.58美元/公斤,歐洲航線下降10%,至3.38美元/公斤,可能顯示出某種形式的季節(jié)性放緩。
盡管價格仍低于第一季度的水平,但上周中東運往北美的運費上漲了5%,至2.78美元/公斤,歐洲的運費上漲了10%,至1.88美元/公斤,這是自5月份以來不斷惡化的海洋破壞可能推動額外空運量的第一個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