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阿里巴巴正在掀起一股跨太平洋貿易的風暴,迅速修理船舶,移動自己的集裝箱,同時與以色列合作承運人ZIM運輸越來越多的集裝箱。然而,對于這家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來說,向海洋物流的不斷轉型并非一帆風順。
總部位于新加坡的Transfar航運公司是跨太平洋航運公司的新成員之一,他們花費巨資租用了3091標箱大小的船只。Transfar為中國3PL Worldwide Logistics所有,13個月前,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子公司菜鳥(菜鳥)收購了該公司10.33%的股份。
新加坡班輪研究服務公司(Liner Research Services)負責人Hua Joo Tan在證實阿里巴巴對環球物流的投資時表示:“到目前為止,Transfar已經以短期租約形式租了7艘船,它們目前都在跨太平洋航線上運行。”
總部位于紐約的托運人咨詢公司Ocean Audit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費雷拉(Steve Ferreira)也指出,阿里巴巴與ZIM之間日益密切的關系已經開始起飛,兩家公司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就在亞洲和美國的交易中運送了大約500個集裝箱。
“我認為可以肯定地說,阿里巴巴正在通過協調使用包機,進入亞馬遜物流FBA式的模式。很明顯,阿里巴巴已經擺脫了低價值包裹運輸,現在正在為中小企業完成整箱訂單,或者為中小企業在美國提供私人物流網絡,”費雷拉告訴Splash。
阿里巴巴的美國同行亞馬遜迅速但悄無聲息地重塑了跨太平洋航線的貿易流,在過去18個月里穩居無船運營公共承運人(NVOCC)前十名。
ZIM和阿里巴巴達成了一項協議,允許阿里巴巴的賣家和買家預訂和購買ZIM的海運貨物。
然而,并非所有的阿里巴巴發貨量都按照計劃進行。例如,全球物流租賃的A Kinka號,一艘1740標準箱的貨輪,在8月份的一次碰撞后被迫返回上海進行跨太平洋航行(見下圖)。
更多航運資訊請關注物流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