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反復交涉、曉以利害,宣布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此舉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公報精神,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
中方正告立方,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是中國同其他國家發展雙邊關系的政治基礎。中國政府和人民實現祖國統一的決心不可動搖,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紅線不容觸碰。我們敦促立方立即糾正錯誤決定,采取切實措施,消除惡劣影響,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也正告臺灣當局,“臺獨”是死路一條,圖謀在國際上搞分裂活動絕對不會得逞。
中國外交部10日下午宣布,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中國大使。在這份聲明中,中國外交部指出,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反復交涉、曉以利害,宣布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多名中歐關系學者1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撤回大使的舉動在中國外交史上非常少見,說明立陶宛已觸犯到中國的核心利益,若未來立陶宛仍繼續其挑戰中國的舉動,不排除走到兩國斷交的局面。分析人士同時認為,預計歐盟短期難就立陶宛一事上形成統一立場。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英語:Republic of Lithuania),簡稱立陶宛,位于波羅的海東岸,與北方的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并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東南鄰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和波蘭,首都維爾紐斯。立陶宛是一個擁有輝煌文明的歷史古國,1240年成立立陶宛大公國,1569年與波蘭王國共同組建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并一度稱霸東歐,后由于國力衰退,成為俄羅斯帝國的附庸國并最終遭到吞并。一戰時被德國占領,1918年2月恢復獨立,但在二戰時又遭蘇聯吞并,1940年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恢復獨立。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同年5月1日加入歐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為歐元區第19個成員國,此時恰逢歐元誕生15年紀念日。 立陶宛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為428億美元,同比增長5.9%,人均GDP約合13253美元。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術、激光技術為立陶宛的優勢產業。
維爾紐斯(立陶宛語:Vilnius;俄語:Вильнюс;波蘭語:Wilno;德語:Wilna)是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在歷史上,維爾紐斯曾因為各種政治及軍事的原因而曾屬于不同的國家,維爾紐斯是立陶宛的歷史古都,一些歷史學家確定,傳說中1253年明道加斯加冕成為立陶宛國王的時候,京城就在維爾紐斯和Voruta。
立陶宛主要海運港口: klaipeda-克萊佩達
立陶宛主要空運機場: 維爾紐斯機場-立陶宛首都
物流巴巴小編堅決抵制立陶宛政府分裂中國行為!
媒體報道:
據媒體報道,民進黨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7月20日宣布,臺灣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吳釗燮稱,“駐立陶宛代表處”是在歐洲國家第一個以“臺灣”為名的“代表處”。當天,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對此回應稱,反對我建交國與中國臺灣地區發展官方關系,敦促立陶宛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要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外交上來講,撤回大使是嚴重程度很高的一種行動,僅次于斷交。很顯然,中國對立陶宛近期的行為予以了力度極大的反擊。他表示,立陶宛允許民進黨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比此前捷克議員訪問臺灣還要更嚴重,因為議員不能代表政府行為,而立陶宛這次則是毫無疑問的政府行為,因此,中方的反擊力度在意料之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1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立陶宛在臺灣問題上觸犯到的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已直接影響到兩國關系的政治基礎,中方召回大使的舉動意在向立方傳遞“絕不接受”的明確態度。這一舉動在中國外交的歷史上非常少見,也說明兩國關系已遇到嚴重挫折。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上一次召回駐外大使還要追溯到1995年,當時因美國政府允許李登輝“訪美”,中方召回了時任駐美大使李道豫。
中國撤回駐立陶宛大使的舉動是否應被放在中歐關系的大“背景板”上審視?崔洪建認為,中立關系的變化和當前中歐關系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有一定聯系,但同時應注意到的是,中立關系也體現出諸多和中國與大多數歐洲國家關系不一樣的地方。
他進一步解釋稱,立陶宛近期對華態度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國內政治變化與國際地緣變化產生“共振”——即立陶宛新政府在執政后對地緣政治的判斷發生變化,再加上拜登政府上臺后對其施加的影響。因此,立陶宛在對外政策的堅定性上一向表現較差。
在互相召回大使后,中立關系和中歐關系會朝什么方向發展?劉作奎認為,倘若接下來立陶宛仍不斷絕與臺灣當局往來,中國和立陶宛的關系就很難出現改善的跡象。而此前立陶宛并未有什么降低分歧的舉措,反而試圖升級事態,假如這樣的行為越來越多,未來不排除兩國斷交的可能。
專注于臺海關系的復旦大學教授信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方召回駐立陶宛大使的舉動除考慮中立雙邊關系情況外,也有警告其他一些國家不要錯判形勢、步立陶宛后塵的意味,同時也是對美國政府的一次表態。
至于歐盟的反應,崔洪建表示,盡管歐盟一貫強調外交一致性,但在此事上可能會出現分化。一方面部分國家可能會對立陶宛表達某種支持,但其他國家則不會認同在涉臺問題上采用立陶宛的方式,預計歐盟不會在短期內就此事形成統一立場。
8月7日,中國駐立陶宛大使申知非在該國主流媒體《共和國報》發表題為《臺灣屬于中國是國際共識》的署名文章指出,立陶宛政府屢次在臺灣問題上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國際關系準則,通過互設“代表機構”給予“臺獨”勢力實質性支持,嚴重侵犯了中國主權,干擾了中國統一進程。立陶宛政府尋求拓展亞洲市場的愿望可以理解,但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經貿、文化交流之名進行政治操弄,與臺灣發展任何官方關系。
起運港 | 目的港 | 船公司 | 20GP | 40GP | 40HC | 有效期 | 詳情 |
鹽田,深圳 | 克萊佩達 | ONE | 1050 | 1630 | 1630 | 2025-4-28-2025.5.14 | 詳情 |
鹽田,深圳 | 克萊佩達 | MSC | 2337 | 3884 | 3884 | 2025-04-27-2025-05-15 | 詳情 |
鹽田,深圳 | 克萊佩達 | EMC | 2455 | 4020 | 4020 | 2025-04-27-2025-05-15 | 詳情 |
鹽田,深圳 | 克萊佩達 | YML | 2480 | 3820 | 3820 | 2025-04-27-2025-05-15 | 詳情 |
鹽田,深圳 | 克萊佩達 | OOCL | 3090 | 3180 | 3180 | 2025-04-27-2025-05-15 | 詳情 |
鹽田,深圳 | 克萊佩達 | CMA | 3750 | 4050 | 4050 | 2025-04-27-2025-05-15 |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