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來托運人支付低于成本的價格后,航運公司現在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實現了利潤最大化。然而,Sea-Intelligence質疑積極追求利潤的智慧,這引起了托運人越來越大的憤怒。
分析師指出:“看來航運公司已經開始采取短期經營策略。一旦市場恢復正常,很可能適得其反。”“航運公司多年來一直渴望市場穩定。過去三至六個月的發展可能會使2021年實現這種穩定的道路更加艱難,因為它破壞了穩定的必要因素——客戶關系。”
運費飆升的另一個后果是,它引起了中國、美國和歐洲監管機構的關注,盡管歐盟委員會(EuropeanCommission)競爭監管機構德國國際貨運公司(DGComp)上周在與歐洲托運人理事會(EuropeanShippersCouncil)和歐洲貨運代理協會(EuropeanForwardsAssociation)舉行的會議上表示,目前僅靠高運費不足以調查集裝箱運輸做法。
歐洲貨運代理協會召開網上會議,強調航運公司服務質量下降。比如某些商路的暫停增加了30%以上,可靠性下降。到2020年,只有50%的船只會準時到達。它還指出了“過度”的價格上漲、空集裝箱短缺、違反現有合同費率、頻繁的集裝箱傾銷以及適用高達每標準箱16,000美元的即期運費率。
歐洲證券交易委員會和歐洲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決定是否向歐盟委員會提出正式投訴。歐共體認為,歐盟委員會“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并包含足夠有力的侵權證據”。
目前,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歐盟委員會將繼續監測班輪運輸的發展。”"委員會有意識地在某些司法管轄區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