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貨運業(yè)目前正在對新冠肺炎的影響做出調整,部分航班被按下了“暫停鍵”。與此同時,中國市場則快人一步,在疫情防控呈良好積極態(tài)勢的前提下貨運量正在加快恢復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全球貨運包機運輸多于以往
3月初,英國航空公司表示,受新冠肺炎影響,航空需求不斷減少,已取消了十幾趟從倫敦到美國的航班,此前還暫停了飛往中國大陸、新加坡、韓國以及往返意大利的航班。
一些飛往法國、德國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的短程航班也臨時取消。以色列的航空公司Ei Ai也暫停了幾趟飛往越南、布達佩斯、布魯塞爾和法蘭克福等亞歐國家和地區(qū)的航班,以減少成本損失。
此外,還有美國、奧地利、新加坡等國家的航空公司表示受到疫情帶來的客流和成本影響不同程度地暫停了一些航班。
面對航空運輸的不利局面,去年與京東物流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國際知名國際貨運代理和物流公司Agility在最近更新報告中指出,盡管中國為了防疫需要設置了一些通行限制,但中國機場運行平穩(wěn),沒有發(fā)生任何大規(guī)模積壓。
Agility稱,目前,德國—中國貿易的包機數量高于以往平時水平,從德國到北京、上海、鄭州、廈門和香港的包機航班留有足夠空間,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靈活調整。除中國外,大部分市場的包機運輸都比以往有所增加。
中國進口總體恢復僅用了不到一周
American Shipper報道稱:“有關新冠肺炎與全球供應鏈領域終于有了一些好消息:中國港口的貨運量和出貨量迅速回升,這證實全球貿易正在重新步入正常軌道。”
當然,這也符合中國農歷新年假期結束后港口工人和卡車司機陸續(xù)返崗的慣常做法。在春節(jié)期間延緩的出入境貨物已在運輸途中或已簽訂運輸合同。
專門研究航運貿易數據的美國對沖基金CargoMetrics于2月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相比2012~2019年,中國同期的進出口貨物出現較大幅度下降。與此同時,由于中國與澳大利亞鐵礦石和煤炭大宗商品貿易運輸關系緊密,因此澳大利亞出口量也是判斷中國貿易狀況的數據之一。
CargoMetrics稱,從2月13日至17日,澳大利亞交易量上升,干散貨船從澳大利亞運輸到中國約需10~15天,這意味著屆時中國的進口數據可能會反彈,因此,3月初的數據值得關注。
而從3月初CargoMetrics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中國的進出口貿易貨運量已恢復到歷史常規(guī)水平。該公司貿易和數據產品負責人Dan Brutlag表示,在進口方面,2月中旬之前的下降主要受干散貨影響,之后則迅速恢復,能源進出口已完全恢復,集裝箱的進口量比春節(jié)前高,“在觸及低點后,中國進口總體恢復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從2月中旬開始,出口貨運量亦開始反彈。
Brutlag 指出,對其他受新冠肺炎影響較大的國家如韓國、意大利和伊朗的進出口貿易進行跟蹤發(fā)現,到3月初并沒有出現任何不尋常的趨勢。
CargoMetrics首席執(zhí)行官Scott Borgerson稱,研究顯示供應鏈基本恢復正常,大家要理性向前看。
中國為其他國家控制危機帶來希望
克拉克森柏拉圖證券(Clarksons Platou Securities)研究總經理Frode Morkedal在3月2日的一個客戶報告中稱,“在春節(jié)和新冠肺炎的雙重影響下經濟放緩后,已經看到中國的各項工業(yè)活動開始增長,經濟持續(xù)改善的能力遠超過破壞力影響。但遺憾的是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勢頭存在不確定性”
。Morkedal稱,數據顯示,2月最后一周,中國港口有顯著復蘇跡象,還要觀察這種趨勢是否可持續(xù)。
Morkedal認為,中國的GDP增長、能源需求、消費購買力和工業(yè)活動等指標仍有待觀察。
“短期內,疫情不確定性對能源消耗和消費者購買力有明顯影響,但這些通常都是暫時的,工業(yè)活動更可能只是延緩而非受到破壞。總之,中國目前可見的明顯向好至少可以讓其他國家看到控制危機是非常有希望的。”
總部位于丹麥的集裝箱航運咨詢公司Sea Intelligence創(chuàng)始人Alan Murphy在3月2日發(fā)布的新聞稿中說,盡管新冠肺炎暴發(fā)對集裝箱運輸的影響仍在繼續(xù),但程度在減弱,這說明運輸公司對業(yè)務量回升至正常水平持有信心。不過,Murphy提醒說,美歐至亞洲的集裝箱航運企業(yè)要對其返航運能做好規(guī)劃。
物流巴巴擁有一批較強的報關人員,為客戶提供碼頭堆場預留空柜、拖車、商檢、報關一站式服務。同時,提供貨物保險、貨物清關等服務。數十年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為進出口企業(yè)保駕護航。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