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公布1至11月外貿進出口情況,2015年前11個月,進出口總值22.0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4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下降2.2%;進口9.37萬億元,下降14.4%;貿易順差3.34萬億元,擴大63%。
11月份,進出口總值2.16萬億元,下降4.5%。其中,出口1.25萬億元,下降3.7%;進口9,100億元,下降5.6%;貿易順差3,431億元,擴大2%。
機電產品出口成長,紡織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有所下降:
前11個月,機電產品出口7.32萬億元,成長1%,佔出口總值的57.6%。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3.3萬億元,成長5.2%;機械設備2.04萬億元,下降8.1%。
同期,服裝出口9,731.9億元,下降7%;紡織品6,172.3億元,下降1.8%;鞋類2,988億元,下降4.8%;家具2,936.2億元,成長2.8%;塑料制品2,111.1億元,成長2.5%;箱包1,579.8億元,成長4.6%;玩具892.4億元,成長11.1%;上述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2.64萬億元,下降2.6%,佔出口總值的20.8%。此外,肥料出口3,148萬噸,增加21.3%;鋼材1.02億噸,增加21.7%;汽車66.8萬輛,減少17.4%。
相關閱讀:
倒閉、兼并是2015年服裝產業的“代名詞”,梳理2015年服裝產業的發展,不難發現,國內服裝品牌的收購整合動作頻頻,而產業上游服裝廠破產倒閉的消息則層出不窮,引起了廣泛討論。
其實,不論是上游的破產倒閉,還是下游的投資兼并,都反映出服裝行業整體低迷,行業亟待轉型升級。而在行業轉型升級的調整期,一度嚴重依賴制造的服裝產業開始重視服裝的其他意義,意識到服裝產業既是服務業,又是時尚產業,同時也是高新技術產業。
由于在市場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實力較弱的企業發展受阻,生存空間較小,而實力較強的企業雖然主營業務也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因現金流較為充足,其可以通過低價兼并一些企業,實現產業鏈優化。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經階段。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朱慶驊分析稱,主要是因為競爭力較強的服裝品牌抗風險力更強,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其受到的沖擊比實力較弱的服裝品牌小,這為實力較強的服裝品牌逆市擴張提供了條件。
紡織品、服裝是我國目前兩大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在我國出口產品中占很大比重。廣州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而中國是美國服裝產品最大的供應國。那么從廣州海運服裝到美國西雅圖自然就是常有的事,下面,物流巴巴小編就來講講廣州海運服裝到美國西雅圖的那些事。
從廣州海運服裝到美國西雅圖,出口商可以將服裝打包好送至物流巴巴指定倉庫,還可以要求我司上門包裝,上門提貨。注意一點,美國禁止使用稻草做包裝材料,如被海關發現,必須當場銷毀,并支付由此產生的一切費用。
美國實行紡織品服裝貿易保護政策,對我國的服裝出口設限共涉及21種商品、34個類別。出口至美國的服裝一定要清楚的標明原產地及商標,如果標示不清楚會影響清關。服裝的成分也必須明確標示,服裝的類別不能搞錯,價格更不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