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海關查獲一起偽報出口貨物品名以逃避限制類出口礦產品監管的案件,截獲逃稅逃證出口硅鐵72噸。
據悉,青島某公司向天津新港海關申報出口至韓國一票貨物,申報商品品名為“玻璃”,共3個集裝箱,貨重72噸。
天津海關所屬新港海關在對該票貨物進行風險分析時發現存在重大疑點,決定對其進行布控查驗。然而,該企業卻以種種理由拖延查驗。
隨后,查驗關員現場進行開箱查驗發現,箱內滿是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塊狀礦產品,經化驗全部為我國出口許可證管理并需繳納出口關稅的限制類礦產品“硅鐵”。目前,案件已移交后續部門做進一步處理。
這是一起典型的偽報品名走私案件。硅鐵是以焦炭、鋼屑、石英為原料,用電爐冶制煉成的鐵硅合金,是冶煉行業重要的合金品種,廣泛應用于鋼工業、鑄造工業及其他工業生產,是我國寶貴的礦產資源,屬于需要辦理許可證才允許出口的商品。以目前市場價格計算,該單涉嫌偷逃關稅約12萬元人民幣。
近年來,天津新港海關針對走私出口國家禁限類礦產品不斷發力,對高風險商品重點布控查驗,例如硅、硅鈣、硅渣等,查獲了多票硅鐵走私案件。
近期,一些試圖倒賣國家重要資源的不法分子為了逃避監管,企圖申報完全不相關的品名“闖關”出口,這些申報為“搗打料”“二氧化鈦”“增碳劑”“閉門器”“玻璃”等品名、實際為走私出口硅鐵的貨物均被新港海關攔截。